第一桶金
4個理由 買香港樓比買海外樓好
近年很多人愛買海外樓,第一,很多海外樓價錢比香港平,香港人負擔得起,甚至Full Pay也很輕鬆。第二,由於移民潮令到不少海外樓樓價炒高,像英國、加拿大等都有不俗升幅,相較近年香港樓價較為落後,造成海外樓更值得投資的錯覺。
點解唔做地產代理? 要成功 必需懂得共贏 而非賺盡
經常有朋友或學員問我:「你們買樓經驗豐富,教人如何揀樓,如何透過代理買賣,學員又多,點解自己唔做埋代理?賺埋佣金不是是更好嗎?」
疫後新盤大比拼 錦上路 柏瓏 VS 啟德 Monaco Marine VS 奧運 利奧坊
好不容易終於等到復市了!市面迎來報復式消費。
樓市也開始起動,新盤等了幾個月,群盤出擊,非常熱鬧。
今次就同大家逐個新盤分析。
為等幾百呎公屋 磨滅時間及前途 值得嗎?
最近有位網友問我,說早幾年申請了公屋分戶,可是一直未有消息。看見近兩年康城升值潛力巨大,有心動想買的意思。但朋友卻說,公屋分戶已等了幾年,現在放棄很不值,現在不知道是否應該繼續等下去。
三重購買力激活樓市 樓價轉勢在即 把握入市黃金時機
第五波疫情見頂回落,但見樓市好像沒有甚麼起色,仍有不少減價成交,樓價好像還在下跌,你估計會跌到幾時呢?還會跌幾多呢?幾時是入市時機呢?
識玩轉按 幾年身家倍翻!
很多人都以為,買樓時剛巧做了一個低息Plan,如果貿貿然轉按,息口有機會貴了,變相供樓負擔增加,好唔抵。尤其是多年前曾出現H+0.7%的絕世好Plan,令很多業主放棄轉按的念頭。但其實大家識玩轉按,賺得可能更多。
高槓桿不一定高風險 回報正確計算方程式
很多人計算回報的方式,就是單純地將買出價減買入價,中間的差價就是回報。例如500萬買入的單位,550萬賣出,大家的回報率就是一成。然後大家就講:「持有咁耐先賺得個一成,買股票好過啦﹗」如果大家咁計,就真係太天真了﹗真正的投資者,係會計埋槓桿回報。
價值投資失效 股市如是 樓市如是
很多人都將買股票及買樓互相作比較,覺得買股票流動性高,雖然股價波動大,但只要採用價值投資法,買入優質股長線持有,就算股價下跌都不怕,因為他們深信遲早會回升。然而,近年有很多優質股相繼落難,就像以往被捧為「股王」的滙豐及騰訊,都令不少人損手。有些人輸股票輸到心淡,結果轉買樓。
財政預算案 樓市新啟示
《財政預算案》於3月初公布,對買樓投資的朋友來說其實有多方面的影響。有些政策影響比較細,有些影響非常大。今次將綜合政策後,再跟大家分析未來樓市部署。